最近又有家长向我“求救”
还是老问题
孩子画不出来发脾气
要家长帮忙画
问我该怎么办
了解引导细节后发现
我在写相关解决方案的时候
忽略了一个情况
那就是
很多新手妈妈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可能方向就错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
“第一句话”
本文尤其适合孩子还在涂鸦期
刚入手培养的家长!
这位家长向我“求救”的情况是这样的——
他说,他要画月亮,但是画不出来,他就哭着求着他的父母。你让我做什么?
我猜测,父母在为自己的孩子画画的时候,很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你要画些什么?”
孩子一开始很高兴,很激动,说:“我要把月亮画出来。”可是当他准备动笔的时候,却愣住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将脑海中的月亮给画出来。
当然,这是在2到4岁的涂鸦时期。
我看了一下这个问题的母亲标注的孩子的年纪,的确是三岁。
所以,我们的父母该如何应对?在谈到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讲的是涂鸦儿童是怎样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的。
许多父母都知道幼儿在学前就是画画的敏感时期,因此提前为他们准备好了画笔。
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在2、3岁的时候,会出现涂鸦,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涂鸦。
但是,许多父母并不了解我们的儿童是怎样从涂鸦到绘画,最后发展出绘画的。
有些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胡涂之后,会创造出一些可以辨认的图案,并为之命名,例如将一条直线描述为一辆汽车,一条环形线条为一道旋风,一朵花。
有些儿童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奖励,例如,他们会发明猫和恐龙。
不管是哪一种,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在涂鸦的时候,他们不会去思考自己要做的事情,而是会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去思考。
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联想。
如果儿童在涂鸦时能够更多地运用联想,那么他们将会迅速地掌握绘画的奥秘,并学会用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形来描绘他们所需要的事物。
罗恩菲德将儿童涂鸦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随意涂鸦、控制性涂鸦、命名涂鸦。
“命名涂鸦”的第3阶段,其实就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因此,假如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尽情地涂鸦,运用“联想”,那么他们自己就可以很好地向自由的方向转变,这是 Ronfeed称之为4-7岁的“符号象征期”。
一开始,父母经常会问孩子,“你要画什么?”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开放,可以让孩子们尽情地去思考,但在刚开始画画,还处在画画阶段的小朋友们看来,就很不友好了。
因为小孩经常说他们爱吃的,像汽车,冰淇淋或者“月亮”。
一旦孩子说出这样的话,那么涂鸦的内容就会变得封闭起来,让孩子们总是在脑海里画出汽车、冰激凌和月亮。
但不管是什么,都很困难。
他现在还没有画画的能力。
再加上初学者的指导,没有足够的指导经验,整个画画的学习过程都会很不开心。
因此,我在此建议父母们不要用这些问题,要根据孩子们自己的涂鸦和画画的特性,再加上我前面所说的“联想”,来完成他们的绘画启蒙。
父母们或许在理论上已经明白了,但是实际操作时却会来找我,如何指导?
好吧,我说的涂鸦,其实就是不需要任何指导,只要给他一支笔,他就可以自己画,哪怕只画上几分钟。
最重要的是,不要说“你要画什么?”他的话,变成了:
“我给你一支笔,让你在这张纸上玩一玩。”
在孩子们对涂鸦这种好奇心的时候,我们最好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因为他们有创造出图案和联系的能力。
而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涂鸦结束后,聆听和夸奖。
我个人的意见是:
1)父母要事先备好纸和笔,最好能有一个固定的画室来玩。
2)在正式开始前,对小朋友说:这个是画画的,你可以随便画,自己去尝试。让孩子自己去画,让他自己去玩,画好了再给你打电话。
备注:如果家长不放心,可以在旁边陪着,假装做其它事情。孩子画画的时间可能很短,但没关系,刚开始就每天玩两分钟也行。家长用好表扬,让孩子保持兴趣才是关键。
3)等他玩够了,叫你,你来表扬。表扬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增加绘画自信,另一个是引发联想。
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小,处于涂鸦期,不妨试试从这个方向入手。
不要老想着让他画一些东西,而是信任他让他先自己玩,然后一起来看看他一不小心发明了什么呢~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