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将“能力”两个字挂在嘴边,比如“这个人很有能力!” “他的能力适合这份工作!”……那美育能给孩子带来哪些能力呢?
01想象能力
画家们在空白的纸上,建构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的想象力,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山水、花鸟与人物
美术蛙学员作品
《中华少年》有学术文章显示:"实验绘画"的任务不是去教孩子怎样画画,而是通过讲故事、看录像、语言对话等游戏活动,诱发儿童潜意识中的艺术想象力,引导、触发儿童画画的激情。想象力的开发是孩子与自然接触最纯粹的结果,美术绘画为孩子与自然的沟通架起桥梁。孩子可以用一只最简单的笔,画出他眼里缤纷多彩的世界。
美术蛙学员作品
02分析能力
未来将进入大数据分析时代,学习型社会更是需要孩子强化自身的分析思维。如何培养孩子的分析思维呢?
分析思维是什么?
分析思维中包含感知力、理解力、记忆力。光靠学校知识储备而不进行分析,是无法跟上社会知识更新的脚步,所以在幼年期注重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儿童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
(1)美术教育通过让孩子大量的浏览美术作品,让孩子通过描述绘画对象的结构、解析美术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学会与不同性格孩子的相处去提升其感知分析能力。
(2)美术教育通过美术老师的传输,示范,指导、点评不断循环训练以提高孩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3)美术老师会通过课堂传输,课后作业,回顾上堂课的作品点评,不定期展示孩子过往作品的方式不断强化与调动孩子记忆力的训练。
美术蛙学员作品
03专注能力
专注力能够让我们长时间高效工作学习与解决问题。有的人能够长时间坚持枯燥乏味的工作,并保持精神饱满、心情愉悦;而有的人做事是三分钟热度,最后一事无成。
美术蛙学员作品
经过科学实验证明,人在有兴趣的事物上专注力会比平时高20%~50%。美术的奇妙旅程能带动起孩子的天性,再通过美术课程不断地强化孩子的专注力,以取得耐力提升的效果。
04表达能力
美术蛙学员作品
人们从出生开始就在表达自己,婴儿时期我们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啼哭,而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鼓励孩子表达自我。孩子不但可以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可以通过阐述自己的作品想法和评价别人的作品,达到语言表达训练的目的。父母们也要适时引导孩子绘画,下面有一些点可供宝爸宝妈们参考。
1. 教孩子画画的最好时期是从6-7岁开始
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孩子画画,画的是成年人的形象画。对孩子来说条条框框局限性太多,孩子以后就画不出自己的画了。教孩子画画最好的时期是从6-7岁开始。
2. 绘画前期“听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是用来听的,即听他们说他们的画。孩子专心画画的时候,最好不要发问当孩子画完之后给你看时,或者画得有些厌烦,暂告一段落时,再去问问他。如果孩子喜欢动手比划,手口并用的方式更能帮助孩子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
美术蛙学员作品
蛙蛙老师想对你们说:既然每个孩子都是白纸,不妨在落笔前思考一下我们该怎么做?
美术蛙学员作品
将世间美好都绘在白纸上,而不只是条条框框。除了表面的创作技法外,更重要的是从孩子的角度去读他的故事,听他的思想。
上一篇:学美术的好处有哪些?
下一篇:双减之后,艺术教育迎来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