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当孩子从拿了一幅只画了几条线或是洒了几种颜料的画并兴高采烈地讲故事,而所有的家长都能耐心倾听,并没有质疑“你画的是什么?老师怎么教的?”时,孩子才真正开始享受到艺术带来的乐趣。其实,好的艺术启蒙真的不是从教孩子画太阳、画房子、画小鸭开始的。
何为艺术启蒙?
MEISHUWA CLASS ONLINE
现代大脑科学的研究证实,文字刺激与图形刺激激活的脑区域不尽相同:文字刺激较多激活大脑左半球,图形刺激较多激活大脑右半球。人的大脑就像一片农田,要获得思维的最好收成,就需要充分发挥左右两个半球的功能。
当儿童从事艺术活动时,大脑两侧都参与了工作,都得到了锻炼和开发。因此,艺术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儿童多个感觉通道的参与,有利于儿童不同脑区域协调活动,有利于儿童全脑功能的开发。
儿童艺术启蒙,重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对孩子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首先,对孩子的了解与爱是儿童启蒙美育的基础。其次,要尊重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要注重启发与引导式教学。这样,孩子才会以多角度的视野去观看、去思考、去感知,从而产生灵感的碰撞。
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
MEISHUWA CLASS ONLINE
1 · 不要局限孩子的想象力
培养孩子卓越的洞察力,观察身边事物后要鼓励孩子主动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非仅仅是家长提出问题后让孩子回答,这样孩子只会被动思考。
孩子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更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家长可以适当引导,但切忌局限孩子的想象力。
2 · 鼓励孩子动手
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孩子通过玩、画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多鼓励孩子玩积木、乐高等可以自由创作的游戏项目。鼓励孩子通过绘画来尝试创作。在孩子完成“作品”后,家长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察、评判作品质量,而应与孩子沟通,聆听孩子在创作过程中的构思,这时你会发现孩子的创造力超乎想象。
3 · 对您的孩子予以肯定
家长地批评指责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只会将孩子的想象力拘束在人为划定的特定范围,不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所以,如果想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家长应对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予以肯定,孩子越来越有自信心,也越来越愿意去尝试和挑战,从而激发创造力。
美术课怎样培养创造力呢?
MEISHUWA CLASS ONLINE
毕加索说:
Pablo Picasso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怎么使他长大后还是艺术家。”
其实,并非所有学艺术的人未来都要成为艺术家,但是所有人都需要创造性思维。
其中,学习美术从本质上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
1 · 魅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眼里,教师的爱最有吸引力,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美术蛙1v1少儿美术课中,老师能够把精力都聚焦在同一个孩子身上,孩子的参与感强与老师的互动更频繁,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活动,效果会事半功倍。
2 · 开放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法国作家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艺术学科更是如此,因此,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
开放式提问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因此在课堂中训练孩子把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结合起来,才能锻炼孩子健全的思维方式。
家长需要注意的误区
MEISHUWA CLASS ONLINE
1 · 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很多家长对美术课的期待,来自于最后的作品,也就是结果,缺乏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关注,忽略对孩子自我表达特征的重视。
学龄前幼儿的艺术培养目标是:表达他们的思想、知识和想法;探索,尝试和创造各种新颖的媒体;试验颜色、线条、形式、形状、纹理和设计;表达感情和情感;并发挥创造力。
家长不应该用自己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孩子的作品,这是孩子在探索、尝试和学习中所独创的作品,独一无二。
2 · 鼓励而不是纠正错误
当孩子,并被评价他们的作品“看起来不好”时,会导致孩子灰心丧气,最终放弃去创作的信心。
艺术的创作没有对与错,家长如果能够关注在过程,引导孩子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就可以增加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美术课可以将实验、游戏、甚至“错误”视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这样的环境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敢于尝试错误,才有可能发现新的方法。
3 · 不要过多限制孩子
成人的经验、知识、观点、逻辑形成了一个个看似正确,合理的常规思维,而孩子还没有多少经验知识,也不管什么逻辑,所以他们不受限于常规思维,世界对孩子来说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如果我们用常规思维来评判孩子的天马行空,那就会限制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儿童美术启蒙的过程中,回归本源,放慢脚步,遵从孩子天性与自然发展规律,耐心陪伴,尊重孩子。家长也可以选择美术蛙1v1在线少儿美术课,填补自己知识的盲区,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感受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