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时代下,应该有新的思考和探索。
的确,在这个实用主义的时代,人们更看重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东西。语数外自不必说,学不好不行,不学更不行。学钢琴可以上台表演,可以拿奖拿证,可以培养气质。学舞蹈又锻炼体型又能健身还能在晚会上表演。学机器人编程可以将来成为高薪的码农。
而学美术呢?当画家似乎太遥远,其他的好处诸如审美啦、思维创造力啦好像又太虚看不见。
那干嘛还学美术?
活跃思维,培养孩子的“八颗心”
很多人认为幼儿或少儿美术没有什么用,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幼儿或少儿学习美术不仅仅是拥有一种艺术才能,更能对情感思维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绘画的过程是想象力高度运行的过程,可以拓宽孩子的精神思维空间。所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去接触艺术、了解艺术,而绘画最能锻炼儿童的“八颗心”。
绘画是什么?绘画的过程,就是孩子观察事物,理解事物,然后通过自己的画笔表达事物的过程。而在这一“脑手并用”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专注力、动手力、探索力、表达力、创造力、思维力、记忆力、审美力。孩子们画的内容可能大人看不懂,但孩子画的并不是虚无的,而是对现实的一种记忆恢复。
有经验的父母可能已经发现,喜欢绘画的孩子平时思维、行动可能比较跳跃活跃,但孩子在“创造”他的绘画作品时,注意力却十分集中,通常是十几、二十几分钟聚精会神,专注于勾勒、涂色。没错,这是孩子活跃思维、提高动手能力、提高专注力最好的表现。
锻炼全脑 提高智商
美国心理学家实验证明,儿童通过早期绘画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可以把智商提高约30%。
动手能力主要开发的是人的左半脑,思考画什么,怎么画,以及对手部运动的控制,这些都会促进左脑的智力开发。在绘画的时候,孩子培养了对颜色、形状、空间位置的判断认知能力,这些对右脑智力的开发很有益处。
所以说,绘画可以同时活动左右大脑。在不断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不断打破原有的思维和定式。当接受到外界的新鲜事物时,灵感一触即发,左右大脑同时“开工”。
宣泄情绪 提高情商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则认为,绘画是一种语言,绘画对于孩子的情绪宣泄、健全人格有很大的帮助,他指出:“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
孩子有着天性的童趣和强烈的表现欲,他们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在他们还不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时候,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绘画便产生了。有的孩子遇事喜欢苦恼,有些则喜欢拿起画笔涂画,这便是孩子提高情商最好的办法。
也就是说,其实每一幅画都是孩子真实内心思想的写照,是孩子情绪的外在表现:如果孩子的涂鸦中线条生硬、混杂、重叠,颜色暗淡,这些说明此刻他或许正有不良情绪。相反,如果孩子的涂鸦线条柔和、丰富,颜色明快,则表示孩子的情绪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错。
孩子通过绘画学会去感受不同的感情和情绪,这样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各种困难,这样即使是低谷的人生,也能保留一颗积极追求美好的内心。
提升自信 培养气质
“自信”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上完一节美术课,每位孩子都认为自己的画作最完美,而通过这种自我肯定的成就感,每位孩子都变得十分自信,在与同学、小伙伴们的交流中,你会发现喜欢绘画的孩子,格外自信。
金星老师说的非常好:艺术教育是什么?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功利的,它是在培养孩子的修养、审美、品行、素质,让孩子慢慢学会欣赏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可贵,感知世界的多彩,从而丰富她们的生命,成就她们的人生。
时代不同了!到了今天,在面对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时候,如果还不能把对孩子的美育重视提到日程上,那就太狭隘了,在孩子心中种下些艺术的种子吧,滋养生发出的艺术细胞会让孩子将来有个有趣的灵魂!